《永恒的瞬间》导演阐述 ——兵人摆拍“偶像剧”是体验派艺术实践

扫码手机浏览

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20世纪30年代创立了“体验艺术”为核心的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流派,并进而形成了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他认为必须追求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追求舞台上再现现实生活。他把戏剧的本质--规定情景诠释得相当全面,包括了剧本的情节、剧本的事实、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生活环境,对剧本的理解、补充动作设计、演出、美术设计的布景、服装、道具、照明、音响及其它要注意到的一切。“简单讲就是AC普希金的那句名言--“在假定情境中热情的真实和情感的逼真。”(The assumption that the true situation in the warm and emotional truth)

在《永恒的瞬间》中,由唯一的演员(hobbys)在特定情景中进行的体验与展现,让观众感受到兵人(人物)所处的情景中,通过我对兵人“设身处地”的体验,展现我对二战的审美判断,使兵人(hobbys,不是toys)与观众之间产生共鸣。

汤姆汉克斯1比6人偶在诺曼底奥马哈登陆场,其兵偶细节完全比美1比1影视真人秀

更加坚定我“一个人的游戏,一个人的戏剧”所带来的《永恒的瞬间》的动力来自上个世纪传统戏剧最伟大的变革者、超戏剧先锋派的先驱,英国的戏剧家爱德华戛登克瑞格(Edwar Gordon Graig),他说:“导演是真正的舞台演员。”他主张用木偶取代演员!他表述为:“只有一个演员--他拥有诗人的魂灵,他担负起诗人真正忠实的诠释者,这就是木偶”。克瑞格甚至强调:“对我们而言演员破坏了戏剧。我极感谢木偶取代了活生生的演员。”

导演谢卫列

我非常认可这一戏剧理论,因为阻碍我《永恒的瞬间》完成最纠结的就是:要不要一个人完成,要不要动用活生生的演员,要不要用Puppet(木偶)≈hobbys(兵人收藏)≠toy(玩具)来在规定情境中展现我热情的真实和道具、服装的逼真。兵人作为灵魂附体的忠实、浓缩成为舞台的诠释者载体,它们可以让我丝毫不必分心在现实生活的铜臭与浮躁当中去与任何非导演的“演员”去妥协,我一个人的戏剧、一个人的剧本、一个人的动作设计、一个人的演出、一个人的道具、以及一个人要注意到的一切戏剧与生活元素(DNA)!这本身就是一个人的战争!

迄今海内外最大规模的兵人外景摆拍,占地3000平米,兵人800多个,飞机坦克等重装备超过200件,全部为谢卫列个人收藏

其实“一个人的战争”是纯粹的触觉+视觉+听觉+嗅觉艺术情境,它不需要单纯的IT数字技术元素、不需要三维CAD辅助设计、更不需要PS!与PSP的键盘完全无关,传统语境的“取舍”、“推敲”、“拿捏”又回归成为正常的动词(不是“虚拟”动词),没有“通关”的贪婪和麻木不仁的键盘“网球肘”,我追求的是完完全全、纯纯正正、真真实实的情境和忠诚的自我体验。

闭塞的国人只知道上个世纪的卓别林,其实在那个时代的欧洲的巴斯特?凯顿(Buster Keaton)作为喜剧大师比美国的卓别林更受欢迎,甚至在前红色苏联时代,凯顿的知名度比卓别林更胜一筹。

巴斯特?凯顿

他最突出的特点是绰号“冷面笑匠”,他被影评家称为“石头脸”--因为他在任何表演中脸上毫无表情(当然观众由此乐不可支)。我心中除了《永恒的瞬间》这样的正剧之外,我还有一种“凯顿情结”,我希望在克瑞格的“超先锋派”先驱理念中实现自我之上的本我升华,即用hobbys的无表情在假定情境中展现偶然性的喜剧元素。

全球首创的1比6舞台,可以拍摄各种微缩室内剧情景。

当真人秀在假定情境中“真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人与人原生态零和游戏让灵魂痉挛!我情愿用兵人玩偶去诠释本我的 *** ,而不去割裂真实的人与人的和睦--一个人“真人秀”的非功利性远非“你死我活”的真人秀那样“惊天动地”。《永恒的瞬间》的本源就是一个人的真人秀、一个人的戏剧--游戏人生就是人生游戏,不论是体验、还是体现、虚拟程式……

Spielberg.Xie

1:6比例兵人(兵偶)文化背景 :

起源于1964年美国著名玩具商“孩之宝”(Ha *** ro)创始设计的兵人玩偶, 并在当年纽 *** 国际玩具展览会上正式亮相!

兵人玩偶身高12寸(30厘米高),都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中的真实人物和武器装备的实物1/6的比例缩小、精加工仿真制作而成,具有精细和逼真的特色;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在欧美日、台港澳地区形成独特的细分化文化创意产业!

兵人(兵偶)按比例可分为:1/24、1/18、1/6等三种基本类型,其中1/6成为收藏主流;而按历史分类:美国南北战争、二战、朝鲜战争、越战、海湾伊拉克、阿富汗等;按文创产品划分:流行版和珍藏版,其中珍藏版在仿真的基础上更侧重整体逼真感,尤其是注重考证历史真实人物的还原,这是与芭比娃娃最大的区别!